黄河一次优美的转弯,让黄土高原也平添了江南的风雅。黄河滋养了这里的土地,这家农商行则以数字化为这里的土地灌溉金融之水。
该行信贷业务主要面向“三农”主体和小微企业,很长时间以来,该行面对的都是距离数字化最遥远的场景和群体。一方面,很多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都在线下,因此信息采集便捷性、时效性不足;另一方面,很多涉农信贷的客户往往地处偏远,也缺乏系统化的信用评估机制。
过去,该行要派出大量的客户经理下沉到田间地头和街道巷陌,但仍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客户申贷获得率和贷款覆盖面低的局面。该行决心全力拥抱数字化,建设一套先进的信贷系统,以数字化来代替脚力。
数字化的种子一直都在,有时只是缺少阳光。
以信贷系统的建设为开端,该行还构建覆盖全区的普惠金融信息化平台,针对不同客群、不同场景、不同区域客户的融资需求,大力推广多类等特色信贷产品,满足县域小农户、建档立卡户、种养殖大户等不同主体的多样化信贷需求。
“业务发展的半径有多大,风险管理的半径就得有多大。”随着业务的高速发展以及数字化日益渗透,一些全新样貌和形态的风险开始加速积聚。
从危机管理理论来说,如果预防到位,很多危机是可以被扼杀在萌芽中的,而风险预警平台则是从源头预防风险的重要工具。
2020年是一个关键点,该行于年初启动数字化风险预警第一阶段的建设,通过大数据平台在行内进行数据治理和积累,从外部广泛引进工商、司法、海关等权威信息。引入百融云创决策引擎和知识图谱等产品,构建个人客户、企业客户关联关系挖掘模型,完善贷前反欺诈系统。
第二阶段则于2021年启动。在这一阶段,该行引入了百融云创风险预警平台,针对监管合规风险、机构风险、业务产品风险、员工行为风险等多维度风险指标的信贷全面风险管控。
风险预警平台由预警信号体系、预警管理流程、预警监控分析、风险预警管理政策四大板块组合而成。通过一系列定量、定性的技术手段,针对未知的风险,建立全天候不间断的监控体系,让预警始终跑在风险前面。不仅能快速锁定风险,把好风险关隘,更能快速响应,联动处理机制。
2021年底,该行完成了风险预警系统与银行信贷系统无痕接入,整个过程不需要改变银行的物理环境,也不会在系统层面直接影响整个业务流程。
那么预警平台是怎么运作的呢?在该行的信贷系统中,预警平台就像是一座雷达对未知环境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扇面扫描,锁定预警监测对象,根据不同监测对象,如个人客户、企业客户、小微企业主、押品、贷款产品设置不同预警主题。并设置风险的“红绿灯”信号,以颜色直观反应客户的风险程度。
同时在整个预警管理过程中,系统会不断进行动态的归纳和总结,以此来优化预警管理流程。比如接收到风险信号后,自动判断谁来处置、谁来跟踪、谁来解除,让预警流程与作业流程实现完美的联动。
当然,风险预警终归还是要回归到机制层面。依托风险预警平台,该行风险预警管理各层机构和部门人员,在履职时都变得有据可依,为监管检查提供必要书面证明。
通过该平台,该行实现了信贷风险预警对信贷业务贷前、贷中、贷后全生命周期管理,完成了个人客户、对公客户和内部员工三个视角的风险监视,加速了政府单位、百融云创为代表的科技公司、涉农龙头企业、经营农户四个主体的对接,以“数字化集成+协同化合作”的风险管理模式,增强银政、银企、银农数字化合作,形成信贷风控生态体系。